找到相关内容1593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心性研究的可贵探索——评杨维中《中国佛教心性研究》

    以武昌佛学院为核心的维护传统派,日本学界也一直有一批学者对《大乘》等‘疑伪经’持一定程度的怀疑态度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,日本有学者撰文宣称‘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’、‘本觉思想不是佛教’,认为以此...六家七宗’以及《大乘》心性思想的分析,杨维中君就提出了与时下流行见解不同的观点。他认为,‘六家七宗’并非全部为般若学派,‘识含’、‘幻化’、‘缘会’三宗属于‘小乘佛学’。而《大乘》则以‘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0139280.html
  • 文人风骨当如斯

    曾经在新加坡居士林发现这么一本书:丰子恺译的《大乘新译》,封面署名「中国一佛教徒无名氏译」,但是那潇洒俊朗的「丰氏字体」却是那么熟悉,引起我的好奇。结果被书后所附的一篇由丰一吟居士撰写的【《大乘新译》中译的正确年代】感动得内心久久不能平息。原来。这部书是丰子恺老居士在千辛万苦中翻译出来的,丰一吟在文中说:「…他做这一切工作都是利用清晨不可能有“造反派”上门的时候,有时甚至连我们家属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447450.html
  • 》“一心二门”的思维模式

    》显示大乘正义,提出一心二门理论:   显示正义者,依一心有二种门。云何为二?一者,心真如门,二者,心生灭门;是二种门,皆各总摄一切法。此义云何?以是二门不相离故【《大乘》,《大...二义:   此真如者,依言说分别,有二种义。云何为二?一者、如实空,以能究竟显实故;二者、如实不空,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【《大乘》,《大正藏》卷三二,576a。】。   《》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4853429.html
  • 依“一心开二门”之思想架构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页341 提要  《大乘》以“一心开二门”的思想架构说明了一切法的...小乘佛教义理面对一切法的存在与究竟成佛的问题,有种种不同的诠释,其中《大乘》提出了“一心开二门”的思想架构,而牟宗三先生对于此一架构特别重视,并将其视为佛教义理得以与外界互通有无之媒介,牟先生指出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746845.html
  • 妄念魔食粮

    而在今日,物质丰饶,多半人往往会“吃”得过量,甚至必须减肥。因此“吃饱了未?”已经很少人拿来当问候语了。   而人类的首要欲望满足了后?少不得就有种种想头蜂涌而,于是妄念纷飞,无有片刻休止。祖师说:“妄念魔食粮。”妄念愈多,魔的粮草就愈丰富,魔头吃得脑满肠肥,动身发语就迷妄执著,惑造业,惹出许许多多的是非。据大乘记载:“无明之相,不离觉性……如大海水,因风波动……若风止灭,动相则灭,...

    鞭鼓生

    |烦恼|止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1414265814.html
  • 星云大师慈悲开示:以“四不”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

    念旧恶,时时存好心、说好话、做好事,保持身口意三业的净化,才能作好一名佛弟子。   第四句:《大乘》中的“不变随缘”   我们在社会上,有时候过分执着己见,不喜欢与别人合作固然不好;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开示|星云大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09351127777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佛学研究方法

    由浅入深的进化历程适相反对。用西洋进化论的思想史、哲学史方法治佛学,乃方枘圆凿,格格不入。他批评梁启超、欧阳渐、吕澂、王恩洋等人效日本学者用思想史的方法证伪《》等、否定真常唯心论,在《评(梁启超)大乘考证》一文中说:  “吾以之哀日本人、西洋人治佛学者,丧本逐末,背内合外,愈趋愈远,愈说愈枝,愈走愈歧,愈钻愈晦。”  日本佛学研究虽称发达,然学者们多不能解行相应,而以西洋人思想史的方法硬套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2441745.html
  • 缘起

    现象产生的根源。最早的缘起说是“业感缘起”即十二因缘说,主要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,但后来各派对缘起的认识和解释各有不同。中观派和三宗主张“性空缘起”,认为只有一切事物的本性体空,才能生一切事物。《中论》称: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。”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张“阿赖耶缘起”,以“三界唯心”、“唯识无境”来说明世界的本原。《大乘》作“真如缘起”,《胜鬘经》等作“如来藏缘起”,均以佛心、法净心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1443743.html
  • 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导读

    佛教经典。各种大乘经籍的汇编。简称《大集经》。出现的年代和地区,目前学者众说纷纭。一般认为此经是经过不同历史阶段逐渐汇集编定的,最早出现的时间大概在龙树在世和《大乘》问世之间,即公元2~3世纪...集经》为北凉昙无谶等译。30卷。隋代在昙无谶译30卷本的基础上,增加了那连提耶舍等编译的《大乘大方等日藏经》、《大方等大集月藏经》、《大乘大集须弥藏经》,东汉安世高译的《明度五十校计经》(即《十方菩萨...

    田光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847211.html
  • 印度净宗史略

    净土者,当首推马鸣。  马鸣菩萨,弘大乘佛法,曾作《大乘》,中以净土法门为修行信心的胜方便,圆摄施、戒、忍、进、止观的五门修行方法和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真如的四种信心,令人依净土法门,速得成就...  依学者之见,净土宗是我国所创立的宗派。克实而,印土诸圣,创而盛弘。  净土启教,首推《华严》。释迦世尊宣扬大法,文殊、普贤、善财、华藏海众,共同发愿往生极乐,此可谓净宗之发端。  世尊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1948499.html